廣東省內周邊的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,由中國共產黨人、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,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。廣東省內周邊的紅色文化是一種重要資源,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。
紅色文化的學習,是一種人生觀、價值觀形成和培養的過程。是以中國革命史為線索,像一本攤在大地上的近現代歷史書。用腳步來測量的方式,來了解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百年奮斗。
廣東省內團建活動,首選紅色景點路線團建,增進了我們廣州/深圳及大灣區企事業單位對國家歷史的了解,讓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更深刻地理解團隊建設。
廣東省內周邊紅色主題團建,企事業單位團建的明智選擇。
1、有傳統的紅色旅游方案
2、獨家定制的紅色團建方案
全方位的滿足企事業單位各個年齡階段人群,歡迎詳細溝通!廣東省內團建活動,十大紅色旅游景點路線推薦
一.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
坐落在崗地湖畔,紀念性建筑物和自然環境渾然一體,在一片青山綠水之中點綴以碑亭橋榭,在遍地紅花的坡地中交織著石道幽徑,整個陵園風景秀麗,鳥語花香,綠樹成蔭,小橋流水,錯落有致。每當清晨,紅日從墓后冉冉升起時,霞光流溢,綠草閃動著金色的光芒,似乎烈士的英魂正保護著這片大地,1963年和1986年兩次均以“紅陵旭日”入選“羊城八景”,1997年入選全國紅色之旅百個經典旅游景區之一。
二. 廣州起義紀念館
即廣州公社舊址,是為紀念1910年在廣州起義中犧牲的新軍而興建的。紀念館的整體外觀設計仿佛是黃色墻壁鑲嵌著白色石雕,給人輕快,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感覺,猶如當年革命同志在公社中辦公的場景。
三.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(廣州)
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,又稱黃花崗公園。白天的黃花崗公園,靜謐而安詳。陵前綠柏翠松,古木參天,每一片葉子都肅立于晨光之中,仿佛向世人彰顯著七十二烈士萬世永垂的愛國精神。游人懷著敬仰之情穿行在墓群中,靜靜欣賞著每塊墓碑,細讀著每行碑文,默念著每位烈士英名,回味著那場雖敗猶榮的起義戰役
四.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(中山)
設有"孫中山故居紀念館"、"中山市民俗博物館"、"中山市孫中山研究所"三個機構,分為孫中山紀念展示區、翠亨民居展示區、農耕文化展示區、楊殷、陸皓東紀念展示區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、其他展區6大區域組成。2016年11月,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成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。2016年12月,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入選《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名錄》。
五.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
從農講所站出來,走到中山四路42號,可以看到一組紅墻黃瓦、古樸莊重的建筑群,由欞星門、泮池拱橋、大成門、大成殿、崇圣殿等組成,兩邊有廡廊等宏大建筑。
六. 葉挺故居(惠州)
為單層院落式結構,融進山墻、雨棚、坡頂等客家建筑元素,陳列展示廳在內容設計上以時間為序,用399張照片、圖畫,141件實物和7個場景來全面展現葉挺將軍一生的重要時期和卓越貢獻。不少地方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的展示手段,充分利用了聲光電、幻影成像、電子翻書等高科技展示手段,讓觀眾如親臨其境。
七.高譚紅色拓展基地(惠州)
全國第一批蘇維埃政權----高譚。 1927年9月起,東江地區黨組織在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指導下,率先掀起土地革命運動的浪潮。11月初,在海陸豐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后。澎湃根據中共廣東省委指示,返回海陸豐主持創建蘇維埃的工作。澎湃率領工農革命軍第二師,協助農軍清剿各地的反動勢力,東江地區的惠陽,海豐,陸豐和紫金等縣、區的蘇維埃政權成為在中華大地上誕生的第一批紅色政權。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土地革命法規也在海陸豐產生了。從此,東江地區拉開了全國最早的土地革命序幕。
八. 東江縱隊北撤紀念公園(深圳)
抗日戰爭結束后,根據國共兩黨重慶談判簽署的協定,東江縱隊主力需北撤煙臺。1946年6月30日,在以曾生為首的北撤部隊共2583人,在大鵬半島的沙魚涌登上美軍三艘登陸艦開赴山東煙臺。為紀念東縱主力北撤山東這一歷史事件,1989年原寶安縣人民政府在沙魚涌原址建亭立碑,后被列為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
九. 葉劍英元帥紀念園(梅州)
為現代園林式建筑,莊重典雅,在正門口左側的臺基上,一棵棵翠柏,一簇簇鮮花,掩映著葉劍英元帥的坐姿銅橡,供人們瞻仰。紀念館設有五個陳列室,分別有照片、題詞、文獻手稿、辦公用具、文房四寶等文物,以5個階段、20個專題展示了葉劍英同志光輝偉大的一生。
十. 海豐紅宮紅場舊址(汕尾)
原為建于明代的海豐學宮,坐北朝南,現保存有欞星門、泮池、大成門、大成殿和東西廡等建筑。2010年8月,紅宮紅場舊址被廣東省委宣傳部、廣東省發改委、廣東省旅游局評為“廣東省紅色旅游示范基地”。2016年12月,紅宮紅場舊址入選《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名錄》。
廣東省內團建活動,十大紅色旅游景點路線推薦。
歡迎咨詢了解!
您剛好需要,我們剛好專業,聯系我們免費定制方案哦!
您剛好需要,我們剛好專業,聯系我們免費定制方案哦!